close

每天,我們都被大量的資訊所淹沒,不管您是主動查詢,或者是被動接受,總是有一些人或是各種用心的群體試圖操控我們的想法您不想被操控吧?恐怕很難,暴露在無孔不入的訊息網絡之中,時時耳濡目染很難擺脫,更何況閒暇時間有限,您不可能花時間找證據,再一一駁斥它們,所以,稍有自覺的現代人也無可奈何地被任意擺佈

您都無可奈何了,孩子們更無招架的餘地,如果資訊的來源只是想刺激消費,或是標新立異,吸引群眾的目光還好,萬一是包藏禍心的,利用孩子們年輕易衝動的性格,想要驅使您的孩子為某些利益團體做馬前卒,或是成為幫派組成份子,甚至是罪惡行為的執行者,那就不妙了

因此,資訊時代裡每個人都得具備思辨的能力,否則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可惜學校教不了這一些,或許老師也不自覺地已成為受害者,哪能帶著學生培養思辨的能力?該怎麼辦?明擺著時代越進步,這種弊端更嚴重,難道我們就這麼一籌莫展嗎?不是的,您可以做得有很多,就從和孩子們聊天做起,而且從無處不在的各式廣告開始聊起吧!

為什麼要從廣告開始聊?因為它無處不在,電視裡電影中網路內,更別說滿街的招牌海報,各種店家的宣傳品……,不過本文中我把廣告聚焦於影音的部分除了無所不在,商業廣告一般有非常明確的目的,訴求對象也非常清楚,當我們和孩子聊天時容易聚焦,也可以輕易地從廣告內容分析出可供思辨的元素以這些聊天經驗為基礎,您就可以帶著孩子去接觸政治經濟社會種族文化等其他議題的宣傳,中間的過渡比較順暢,否則一下子就讓孩子接觸複雜的議題,容易讓他們感到抽象或枯燥而聊不下去,這可不是我們期待的結果

怎麼去聊那些影音的廣告呢?還好傳播學者曾對廣告手法做了一些分類的研究,可以提供我們參考,日後聊天前不妨依類尋找廣告例子,而且試著做為引導孩子思考時的憑藉影音廣告中,常常會使用諸如「說服語」(Persuasion)、「宣傳」(Propaganda)「浮誇之詞」(Doublespeak)、「委婉的說法」(Euphemisms)等方式表現訊息[1]

舉例來說,我們在電視廣告中,經常看到運用「道理」說服觀眾買某項商品,或者是請名人代言商品的品質,更有訴諸「情感」的方式,藉以推銷某項商品的情形,這些都是採用「說服語」的方式表現所要傳達的訊息。此外,「宣傳」的常見手法有:找人代言、證明廣告所說不虛的「證言法」;一直傳送單方面有利的信息的「堆牌法」;利用盲從心態,也就是大家都買了,你也該買的「樂隊花車法」;找社會各階層的普通人代言的「平民法」;買甲物,就送乙物的「酬賞法」;譬如美女代言汽車、電腦、家電等的「轉移法」等等。

再者,所謂「浮誇之詞」就是指利用避重就輕、婉轉的、令人混淆的、甚至是自我矛盾的詞語,比如將「管理員」稱之為「維修工程師」,且把「電視秀的重複播放」的行為,刻意說成是「應觀眾要求重播」。最後,就是所謂「委婉的說法」,顧名思義,為了可以避免不快或討厭的事實,常常表現出的是一種出自於對某人的關心,而非欺騙。譬如「汽車機械工人」被稱做「自動化動力的內科醫生」;「二手車」 被稱為「先前被擁有過的」或「被經驗過的車子」。

看到上面的分類和說明,您是不是也回想起很多熟悉的廣告了?一直以來,我們都被這些廣告所包圍,也因為這些廣告的影響,做出它們要的消費效果,我們卻不自知如今的網路時代,這些影音廣告的影響力更是無遠弗屆,常常沉迷於網路世界的孩子們所受的影響,或許比我們大得多就拿它們當作和孩子們聊天的對象吧!就在輕鬆的聊天氛圍中,透過您的引導,慢慢地建立他們的思辯能力吧!

我建議一開始和孩子們聊的時候,儘量先找誇張一點的廣告當例子,然後和孩子們聊您的驚訝,問孩子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覺?如果孩子們也有相同的感覺,那就繼續聊廣告的訴求;如果孩子們說不會啊,那更好,就接著問孩子們不驚訝的理由是因為見多了?哪裡還有類似的廣告?是因為廣告本來就這樣?為什麼廣告本來就該這樣?我認為這是個很好的開頭,從直覺的感受開始聊起,沒有負擔,您可別把我上面寫的學術分類說出來,那是件焚琴煮鶴的事了,一下子就讓孩子們倒盡胃口

透過共同的感受分享後,您可以慢慢引導出廣告為了吸引注意,會用很聳動的人事物當例子,但與推銷的東西有直接關係嗎?未必,只是讓你有相關需要時,印象中有這個東西就好了但廣告中的東西一定好嗎?如果有類似的東西對照最好,您就可以引導孩子們做出廣告的東西未必就好的結論,此外,您的聊天方向可以再延伸到如有名人代言買一送一附帶獎勵盲從心裡等廣告常利用的外緣因素,其實也未必保證產品好壞的結論

除此之外,您還可以引導孩子們注意廣告的話術,比如各種節日時的溫馨宣言,好像不買它的商品就不孝不愛沒感情嗎?利用名人明星代言,似乎沒買它的東西,就代表老土跟不上時代嗎?促銷商品的低價搶購,彷彿商家寧願賠錢割愛,不買它的商品就是愚昧不知道撿便宜?面對特殊族群的宣傳,尤其是勞工婦女上班族或收入不高的族群,幾句為自己的貼心話語粉飾後,難道不買它的商品就是不愛自己不是那個族群,或者是根本活不下去了嗎?尤其是些莫名其妙的世代指控角色對立或是職務衝突,只為了突顯自己產品的與眾不同,這種廣告的話術更是可怕,它們所製造出來的消費效果尚未可知,卻以生生地撕裂社會的和諧氛圍,其心可誅啊!

 

[1] Tompkins,E.Hoskisson,K.1995.Language arts : content and teaching strategies3rd.Englewood Cliffs : Prentice-Hall,In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