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願景工程民調發現,追求小確幸不是青年世代獨有,而是人人都愛小確幸,是不分世代都希望擁有的生活綠洲與精神出口調查顯示,有七成青世代同意小確幸讓人有動力活下去,但銀世代也有超過六成的人認同小確幸介於兩代之間的中間世代也有六成四同意

這篇標題為銀世代,六成也認同小確幸(2018.03.18)的報導,特別解釋小確幸語出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想要在日常找到自己的小確幸,多少需要一些必須遵守的個人規範,村上舉例,那就像是耐著性子激烈運動後,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聯合報》2018年5月6日星期人物的專欄報導報導的內容是1976年楊•庫姆(Jan Koum),他出生於烏克蘭的基輔,1992年正值16歲的庫姆和母親遠渡重洋,前往美國尋找更好的生活,父親則留在烏克蘭庫姆和母親搬到加州的山景城,獲得政府補助,有了糧票和棲身的公寓,但為了糊口,庫姆做清潔工,母親則去當保母

庫姆一路半工半讀,進入大學,後來輟學,靠著自學,庫姆學會程式設計,21歲進入雅虎工作,30歲離開去環遊世界,尋找靈感任職雅虎期間,結識了布萊恩•艾克頓(Brian Acton),兩人在2009年共同創立WhatsApp我和艾克頓起初並沒有打算成立公司,只想做一個產品供人使用庫姆回憶,App推出後被收入蘋果的App Store(應用程式商店),他們很興奮,沒人使用時,我們會很失望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女士,曾經當過小學老師,也正從那個時候起,19歲的她就開始為班上的孩子寫故事如今她已經出版一系列的兒童文學作品,獲得無數獎項,而且她的作品被翻譯成英、法、德、韓、越等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發行,2014年成為華人作家繳稅榜第三名,暢銷5000萬冊以上,可見她的作品有多麼受到讀者們的喜愛

楊紅櫻女士的兒童文學作品繁多,可謂著作等身,但我特別感興趣的是她的科學童話可能是因為學文的背景,我的科學知識實在很貧乏,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輕視科學知識,反而認為孩子們很需要這方面的知能但是,科學知識畢竟無法和文學相比,相對比較枯燥乏味,怎麼讓孩子有興趣呢?楊紅櫻的科學童話就是個好選擇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老實話,活到這把年紀還看動畫片實在難為情,但藝術就是藝術,表現的形式不同,只要內容是感人的,就算是漫畫書也是很吸引人的,更何況以電影的形式呈現的動畫片其實以前就跟著孩子們看宮崎駿的「龍貓」、「紅豬」、「魔女宅急便」、「神隱少女」、「霍爾的移動城堡」等片,憑良心說,還蠻容易入迷的,尤其作者的想像力,真是令人佩服

聽說最近有幾位新銳日本動畫大師,其中新海誠的「你的名字」,竟是2016年日本最賣座的本土動畫片,在台灣也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但真正吸引我的原因是,我太太竟然守著電視頻道看了三回,次次都說感動不已,連我想用iPad看網路的電影頻道時,他馬上拋下手上的工作,湊過來大聲說還想回味第四遍,有那麼好看嗎?不過就是個動畫片嘛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思想史的課堂上,每次我講到孟子的性善論,偶而會有比較激烈的學生反對,因為現實的生活中好人好事並不多,坑矇拐騙的行為倒是時有所聞如果人性是善的,怎會如此?許多校規法令不是都說什麼什麼不可以,做了什麼行為要怎麼罰罰多少,如果相信人性本善,何必要把學生和人民當成潛在的罪犯對待呢?

學生們沒有說錯,這些都是事實但是,他們誤會了,我特別強調孟子從未說過性本善,至於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的四端,講的是人有為善的起點傾向能力此外,孟子相信的暫時缺位,可以透過道德修養把找回來,所以他並沒有否定的存在,只是不願意承認那是人性的本質而已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逃避孤獨,我們積極融入群體,希望得到他人帶來的安全感,但身處群體中不一定不孤獨,離開群體後,往往孤獨感更加濃烈,有時我們甚至不得不承認孤獨感幾乎是宿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可以短暫消失或被替代,卻不可能從此不再出現一生之中,儘管我們賣力地開展社交活動,貪婪地汲取群體的溫馨感受,但孤獨的時間還是多到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它

面對如影隨形卻無可奈何的孤獨感,已然氣結,重群體的傳統中華文化又給孤獨貼上負面標籤(如孤家寡人、煢煢獨立、形單影隻、孑然一身、獨木難支、孤立無援等成語),便讓我們更恐懼孤獨的感覺,若是與眾不同的生起享受孤獨的心思,便有深深的負罪感,令人不知所措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聯合報》2015年8月25日專欄東京物語的報導,記者自述:搬到日本第一年,聽說分別就讀小學和幼稚園的孩子將參與運動會賽跑等多項競賽時,非常引以為傲;畢竟自己運動神經差,小時候參加運動會往往從全校進場到大會操就結束;連班際對抗的大隊接力,受制於每班人數有些許差異,我也常是餘數

第一次以家長身分出席日本學校的運動會才發現,跟想像的不一樣場內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必出賽的餘數,幼稚園小學低年級的60公尺賽跑,一次有三到四人同組起跑,每個小朋友都要上場許多運動會把每班拆成兩半,全校學生分成紅、白兩個大團體作對抗;不管是沙包投籃、滾大球、障礙賽,依勝負給予紅組與白組不同點數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聽人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年輕的時候只當笑話聽,那時自己的人生雖不算事事順心,總不至於十件事中有八九件不如意嘛!現在年屆半百了,我就非常相信這個說法,或許有人認為我看起來順風順水的,應該沒啥不如意事,可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尤其是那一年十個多月的當兵歲月裡,那些不如意事,何止十之八九啊!

男人總喜歡講當兵的事,對女人,那是一種吹噓;對晚輩,則是一種驕傲;對其他男人,便是一種無奈時光共嘆我也喜歡講,卻不是基於這三個原因,而是憑弔一下自己不可思議的倒楣歲月,儘管聽的人總是笑得前仰後合,直說我是瞎編的,我也不想掃興地陪著笑,心中卻不斷湧現當時的苦澀感,是不是我的人生挑戰太早了點?!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志工莉絲•克雷格7日在紐約出席即時新聞組織女性世界年會時,手機閃出一則簡訊:I ned halp darivar no stap car no oksijan in the car no signal iam in the cantenar. Iam no jokan valla.,男童阿默德打的內容不成字,但細加解讀,意思是我需要幫助,司機不停車,車裡沒有氧氣,沒有訊號,我在貨櫃裡我不是開玩笑,我對真主發誓(I need help. The driver won’t stop the car. No oxygen in the car. No signal, I’m in a container. I am not joking.

50歲的克雷格立即隔洋5000公里通知倫敦慈善組織協助難民的朋友丹雅富利曼,說阿默德可能快窒息富利曼向英格蘭東南部肯特郡警方報案尋求協助富利曼8日說,她告訴警方,生死交關,她報了男童的手機號碼,警方靈光,第一件事就是很快找到口譯員,用普什圖語(Pashto,使用於阿富汗東部,為官方語言之一)和阿默德說話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外省第二代,家鄉在山東的爸爸當年隨軍來台,我出生後的第二年爸爸服役期滿,退伍後做個小生意維生,一家四口小康度日我小時候很喜歡和爸爸聊天,尤其是有關身處於抗戰淪陷區的山東,他眼見的日本人言行舉止,還有國共戰爭時,兩黨軍隊的真實情況爸爸總是有說不完的故事,聽得我如癡如醉,這可是教科書裡看不到的中國近代史啊!

為此,大陸時期國民黨政府所宣傳的仁義之師秋毫無犯,將士們義薄雲天從容赴死,我只覺得好笑;如今北京共產黨政府所謂的我黨獨立抗戰,到後來的正面戰場敵後戰場之說,乃至國共內戰時的人民軍隊如摧枯拉朽光榮解放新中國等說法,更是讓人忍俊不住政治就是政治,和真實歷史的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