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充滿疑問吧!真的嗎?沒錯!這就是事實,如果您或孩子想把語文學好,非得開口說不可。
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當學習者開口說時,學習的歷程就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處理。不管學習語文的目標是語言文字本身,或是背後的文學、思想和文化,學習者如果只是被動接受,難免成身外之物,惟有透過主動的處理,這些語文的要素才能為我所用,轉化成終生不變的核心素養。
大家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充滿疑問吧!真的嗎?沒錯!這就是事實,如果您或孩子想把語文學好,非得開口說不可。
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當學習者開口說時,學習的歷程就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處理。不管學習語文的目標是語言文字本身,或是背後的文學、思想和文化,學習者如果只是被動接受,難免成身外之物,惟有透過主動的處理,這些語文的要素才能為我所用,轉化成終生不變的核心素養。
「床邊故事」(bedtime story)是很多人小時候的美好記憶,一直到了幼兒園,不管是透過看影片、聽CD或老師親自講,我們的生活總是被故事包圍,非常幸福。小紅帽、灰姑娘、虎姑婆、白雪公主、三隻小豬、夸父追日、成語故事……長大成人後,這些故事的人物往往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甚至內化為嚮往的理想人格典型,共同滋潤我們豐富精彩的精神世界。
進入小學後,您還繼續講故事給孩子聽嗎?或者有特別安排孩子聽故事的時間嗎?如果有,恭喜您!請堅持下去。如果沒有,那就開始安排吧!為什麼呢?因為從小養成的聽故事習慣不能中斷,親子共讀的時間不妨拉長點!很小的時候聽故事,有特殊的意義,長大了再聽故事,則是會有不同的效果,而且能夠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語文能力,這可是學校教育絕對做不到的。
先聲明一下,我是贊同「大量閱讀」的人,而且希望每個人都能「大量閱讀」。
我無法苟同的,是很多人大聲疾呼「大量閱讀」,卻沒有談一些相關的問題,白白的讓這個美好的教育理想,變成只是一場激情的幻想而已。
最近,教育部頒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終於出爐,隨後就要正式實施。所以,各地的中小學老師們正如火如荼的參加研習,教科書出版業者也不斷開會討論,作為新一波編寫工作的依據,大家都想知道,這個《課綱》將帶來什麼樣課程與教材的新變革。
《課綱》中最響亮的口號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不僅是各個領域的最高指導原則,可說是我國「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終極目標。但,什麼是「核心素養」?為什麼要培養「核心素養」?語文的「核心素養」是指什麼?具備「語文核心素養」的人,該有什麼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