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中會考馬上就要在5月19日登場,目前考生們一定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相信大家都能在考場上獲得屬於自己的榮耀在這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筆者身為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還是想針對國文科的作文,談談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帶給家長和考生們一些具體的建議

平心而論,歷年的會考作文題十分貼心,出題者不僅提供了可以寫些什麼內容的建議,還提出可供參考的思路,打個比喻,就像是在廚房中已經備好各式食材,甚至擺好了料理食譜,只等大廚掌杓烹煮,香噴噴的菜餚便可起鍋饗客

 譬如106年的作文題是「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在引導說明中,出題老師一口氣列出「歲時」、「祭祀」、「生育婚喪」、「其他」等四大類的傳統習俗,而且很貼心的在各類下面再舉三個例子提示,比如「歲時」類有「端午節配戴香包」「中秋節吃月餅」「春節不能掃地倒垃圾」……不僅如此,出題老師還建議了思考方向,有你也許感受到它所傳遞的情感,也許發現它值得保存的內涵,也許查覺到它不合時宜的地方。」這樣還不夠,出題老師最後再強調:請就個人生活見聞……寫下你的經驗感受和想法。」

面對出題老師如此貼心的安排,考生就能寫出好文章了嗎?理論上應該是,但事實呢?恐怕並不盡然回到上面提到的廚房比喻,儘管食材豐富,還有料理食譜在旁,廚師如果連基本的烹飪觀念都沒有,比如熱鍋熱油處理食材和調味比例等,最後也只能白白糟蹋好的食材而已,更別提什麼山珍海味了同樣的,如果考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審題,出題老師就算提供了貼心的引導說明,準備了大量的寫作題材,也是枉然,更別期待能寫出好文章了

相反的,如果考生知道審題的基本原則,出題者的好意就能錦上添花,寫出來的作品便精彩可期,儘管沒有這些貼心的安排,考生還是能從審題原則中,找到自己後續寫作的明確方向範圍,這就是筆者想要建議的部分

 簡單的說,筆者認為,考生在「審題」時應該把握三個思考點:立足點」、「切入點發揮點」。分別來說,所謂立足點是寫作者的立場,指的是誰來寫這篇文章,不同的立場可能是學生是子女是朋友是男女生……﹔所謂切入點則是寫作的範圍,如果沒有把寫作的範圍界定清楚,輕則空泛無邊際,重則離題不知所云﹔所謂發揮點是指在某種立場上,針對某個已界定好的範圍,所發揮的個人見解,如果寫作時忽略了發揮點,全篇文章容易東拉西扯沒有重點,更常見的是陳腔濫調無關痛癢,對閱卷老師而言,簡直就是一種身心的大折磨!

回到106年的作文題:「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立足點就是「我」了,「我」是誰?是國中畢業生、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師的學生、是同儕的朋友……,所以不能隨意模仿成人、他人或是各行業的人寫作,否則立足點就出了問題。「切入點呢?當然你是傳統習俗裡所看見的東西,既然出題老師熱心提供,不妨直接拿來用,想自創也行,前提是必須合理。「切入點是對寫作範圍的要求,全文不能離開這個範圍,否則很容易被判為離題,白忙一場了。「發揮點是什麼呢?出題老師引導的思考方向就是,考生可以從也許感受到它所傳遞的情感,也許發現它值得保存的內涵,也許查覺到它不合時宜的地方。」三個角度中擇一發揮,就是所謂的發揮點

 然而,除了106年的作文題外,並不是每年的題目都是那麼明確貼心的,也就是立足點」、「切入點發揮點未必都很清楚。譬如105年的「從陌生到熟悉」,在立足點是「我」不變的狀況下,出題老師提供了「新環境」、「新團體」、「新事物」三個例子,考生可以任選其一作為切入點」。但是,當我們要尋找發揮點時,卻得到「其中有著苦甜的滋味,也帶給我們許多思考。」還有「寫下你的經驗、感受或想法。」這種既抽象模糊,又永恆不變的提示。

104年的「捨不得」也是,出題老師提供了「玩具」、「朋友」、「校園」「老師」、「母親」、「花錢」「放手」、「草莓」……等例子,考生一樣可以任選作為切入點,但有關發揮點的部分卻是「面對難以割捨的事物,你有什麼體會?」這樣的提示比「從陌生到熟悉」的還抽象,幾乎等於沒說那麼,考生要怎麼發揮呢?沒辦法!只好自力救濟,把所謂的「體會」再具體細分為「感受」、「啟示」、「聯想」、「省思」……等,當然,也只能從這裡面選擇一個來發揮,筆者建議「從陌生到熟悉」那題,不妨也用同樣的處理方式。

 筆者相信,考生有了立足點」、「切入點發揮點的思考邏輯,不管出題老師有沒有提供豐富的例子和引導說明,考生都不會失去寫作的立足點,隨意放棄切入點所界定的寫作範圍,而且不難從題目中找到自己可以盡情發揮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