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充滿疑問吧!真的嗎?沒錯!這就是事實,如果您或孩子想把語文學好,非得開口說不可

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當學習者開口說時,學習的歷程就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處理不管學習語文的目標是語言文字本身,或是背後的文學思想和文化,學習者如果只是被動接受,難免成身外之物,惟有透過主動的處理,這些語文的要素才能為我所用,轉化成終生不變的核心素養

再具體一點說,如果我們從聆聽」、「說話」、「閱讀」、「寫作四種語文能力範疇來看,說話的部分固然得開口說無疑,很多人卻不見得真正願意開口說在筆者的課堂中,大學生們平時嘰嘰喳喳聊個沒完,上課時卻難開尊口,即使是訓練口語表達的學習進度,依然是避之唯恐不及,實在很難期待他們的口語能力能夠有所提升

記得以前常有人問我:怎樣才能不說台灣國語?、「怎樣才能矯正口齒不清?」、「怎樣才能抑揚頓挫?」「怎麼才能改掉說話太急、小聲、緊張的毛病?」……我的回答都一樣:「自我要求不要這樣就行了,但還得拿報紙或書籍練習,一字一字地唸,在唸的過程中,試著把那些毛病一一矯正過來,然後在生活中實踐。」認真去做的人,一般效果都會不錯,因為大家都知道什麼是對的,平常卻從來不當回事兒,只有從做中學做中改,否則絕對無法成功

 難道培養學生的聆聽能力也得開口?當然要!根據拙著《聆聽教學理論與實務》書中的界定,學生聆聽時絕非被動的接受訊息,而是主動處理聽得的內容;聽到並理解訊息後,學生更須將理解所得拿來回應外界,不是存放在腦海中而已因此,好的聆聽者善與他人對話,對話無疑能澄清聽到訊息的歧異,開口說話時也能整理思緒,與對方進行良好的互動事實上,人際間的口語互動(大陸叫口語交際),本來就是聽和說的角色不斷互換,前一刻是聆聽者,下一刻就是說話者了

這時可能有人會說,聆聽和說話本來就是口語互動的重頭戲,開口才學得好是理所當然的,莫非閱讀寫作也是嗎?

當然是!我們先說閱讀」。為了因應PISA和PIRLS的要求,新式的閱讀教學法通常是透過文本的內容,培養學生「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等閱讀的能力和策略,怎麼做呢?大部分都是透過老師問」、「學生答的方式完成的,而且這種問答多是以口語的形式進行的透過老師引導的問題,學生將思考的結果說出來,並與其他同學交流,這時,學生就不僅僅是知道閱讀文本裡有什麼,而是主動參與到文本的內容之中,並學習來自他人的睿見。

關於寫作,筆者想分享一下已故國學大師錢穆的教學經驗,由於錢文以半文言寫成的,所以筆者把它轉譯一下,以饗讀者

1919年秋,26歲的錢穆先生擔任無錫後宅鎮泰伯市立第一初級小學的校長,並兼任四年級生的作文課,很受學生歡迎有一次,錢先生要學生們帶著石板石筆鉛筆及毛邊稿紙,然後領著他們到校外的一個古墓,附近有大約上百棵的青翠松樹他要求學生各找一棵松樹坐下,靜靜觀察四周的景色後,然後把所得寫下來完畢後,讓學生一個個講講自己寫的東西這時,就可以看出學生忽略了什麼、遺忘了什麼,誰輕重不分、誰順序不對……學生們便能依據實景,相互討論自己文章的不足之處。(《師友雜憶》)

20世紀之初,錢穆先生就知道要帶學生到戶外觀察,讓他們的寫作內容不至於空泛無感,與現今許多作文教學的訴求無異,所以是個很前衛的做法但我們還要再注意後續的學生講述、分享活動,錢先生特別指出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看出學生忽略了什麼、遺忘了什麼,誰輕重不分、誰順序不對……,學生們則能依據實景,相互討論自己文章的不足之處。」類似這樣的作法很多,事實證明在錢先生指導下,學生寫作能力不僅大增,還樂於在課堂中寫作

 錢先生的做法並非孤例,民初如朱自清、葉聖陶等名家,在他們的著述中反覆強調說話寫作的助益,故而學界長久以來產生如「寫話」、「說寫」、「說作文」、「口頭作文」、「說寫結合」……等專有名詞,令人目不暇給!此外,從1929年的《小學國語課程暫行標準》到如今的《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都不曾缺席的「口述作文」觀念,似乎也是贊同說話寫作應該相結合的,可惜的是「口述作文」定義不清,做法模糊,所以筆者不敢置喙

 自古以來,怎麼學好語文的說法不一,始終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筆者相信,變中不變的,應該是學習者的主動參與涉入,而眾多好點子之一,就是絕對不要忘了開口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