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思想史的課堂上,每次我講到孟子的性善論,偶而會有比較激烈的學生反對,因為現實的生活中好人好事並不多,坑矇拐騙的行為倒是時有所聞如果人性是善的,怎會如此?許多校規法令不是都說什麼什麼不可以,做了什麼行為要怎麼罰罰多少,如果相信人性本善,何必要把學生和人民當成潛在的罪犯對待呢?

學生們沒有說錯,這些都是事實但是,他們誤會了,我特別強調孟子從未說過性本善,至於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的四端,講的是人有為善的起點傾向能力此外,孟子相信的暫時缺位,可以透過道德修養把找回來,所以他並沒有否定的存在,只是不願意承認那是人性的本質而已

更何況人性為何是生物或生理的本能,善惡判斷卻是社會的價值認定,能夠劃上等號嗎?不同社會對善惡的評價不同,難道人性也可以在此地為,彼地就突然轉而為嗎?直接判斷人性是,太不合理

先撇開孟子的觀點到底是什麼,環顧我們四週,生活中的確有很多不能稱之為的行為,甚至有些小朋友為了搶奪心愛之物,也會無所不用其極的使壞,見之令人心寒,但我們就覺得這孩子沒救了嗎?不能這樣吧

在我們這一代的心中,常常回想起車禍時路人只是圍觀,傷者竟然無人聞問,細究原因,令人齒寒原來是曾經有人去救助傷患,竟被一口咬定是車禍肇事者,隨後法院又不分青紅皂白地判他有罪,那次的影響極壞,大大地澆熄了人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熱情

我讀過一篇名為七成印度人,目擊車禍見死不救的《聯合報》報導,想不到印度也有類似的車禍見死不救的現象,背後的原因更是複雜報導的內容是這樣的,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印度人目擊車禍無人報警叫救護車,傷者常因而死去救命(Save Life)基金會創辦人特瓦里說,不是印度人沒有同情心,而是制度上對熱心助人的人不利

原因是警察會找麻煩,警察會認為你是出於內疚而幫忙的,去法院作證也很煩人,因為印度法院效率不彰印度的救護車嚴重不足,設備也差,送傷患去還被醫院要求墊付醫藥費但是,如果遇到的是火車意外或炸彈爆炸,大家就願意幫忙,因為車禍只有一兩位受害者,所以被怪罪的機會大增

看完這篇報導,我當下的感覺很怪異,做善事是個人的修養,或許也算是一種信仰吧!但實踐起來,怎麼這麼難啊!在台灣,做善事可能不一定有好報,所以得考慮可能的後遺症,想不到在印度,誰做善事誰就是傻子 因為絕對會惹來一身腥,不僅身敗名裂,還可能被一連串的訴訟浪費生命,太可怕了

看來儒家的道德實踐還得加上一條,做善事時,必須得考慮一下社會風氣和政府效能,否則人幫不上,自己可能無辜被牽連進去孔子雖然提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論語•泰伯》),但現代不像春秋時各諸侯國相接,可以周遊列國,自由選擇去留,除非舉家移民他國,怎能不受到社會和國家氛圍的影響呢?雖然我這麼說可能被儒家衛道者斥為功利,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己都保護不了,還談什麼偉大理想?!

這就是我和孩子聊這話題的理由,雖然我是中國思想的研究者,也上著類似的課程,但我知道儒學的侷限,更知道傳統思想必須有所調適,才能在現代社會裡有參考價值學校裡把這個當成考試內容,老師們卻只做章句解釋,如果不知變通,學生會對這些東西盲目崇信,這就糟糕了,所以我們當家長的,不妨在空閒時和孩子聊聊,孩子的思辨能力就有扎根的機會

我會先告訴孩子這篇報導的內容,然後說,如果我是印度人,明知有這麼多後遺症,大概也會選擇袖手旁觀吧!」,接下來您就可以問孩子會怎麼選擇這時,我想大部分孩子的選擇會和您一樣,您不妨接著說,其實以前就聽說台灣有類似的新聞,救人的竟被當成車禍肇事者,真是冤枉啊!想不到做善事竟然這麼困難!

話鋒一轉,您可以感嘆說:有時真的不忍心,還是想救人的話,我該怎麼保護自己呢?,讓孩子幫您想想,不過他們的建議要合理,不能變成開玩笑,否則沒有意義您這時候可能會問,為什麼我不把情境設定在印度呢?當然不必這篇報導不過是引子,我們可以聊到最後感嘆印度的惡劣環境,反襯台灣社會的幸福安樂,或者是把印度的社會狀況當作個新知,卻絕不可能在印度的條件下聊道德實踐的問題

或許您可能又說,現代人心不古,把自己照顧好最重要,何必談這些迂腐的道德呢?其實道德本身不迂腐,是人把它談得迂腐了,或是把它妖魔化了,只要人類社會存在一天,道德意識和實踐的課題就必須關注下去,因為我們時時都得面對我還是相信上述孟子的性善論的,所以正如報導中救命(Save Life)基金會創辦人特瓦里說的不是印度人沒有同情心,而是制度上對熱心助人的人不利,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如此,我們還是要鼓勵孩子們的善念,卻絕對得提醒他們不能輕忽保護自己的重要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明夷于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